多年生草本。根状茎粗壮,近木质,被褐色的鳞片所覆盖。秆高0. 6-1. 2m,粗3-5mm,锐三棱柱形,无毛。叶具长叶鞘,叶鞘松弛地裹秆,无翅,生于下部的呈棕红色,无叶片或有短叶片,生于上部的绿色,具较长的叶片;外叶舌半圆形,长约1mm,膜质;叶片条形,平张,宽1-1. 5cm,中脉及上部边缘粗糙,无毛。圆锥花序复出,由1个顶生和数个彼此疏离的侧生的支圆锥花序组成,全长10-30cm;总苞片叶状,长于支花序,具长苞鞘,无毛;支花序5-7枚,呈伞房状,通常2个出自同一苞鞘,少有单生,轮廓为宽倒卵形,长3-4cm,具多数小穗;花序梗微伸出或不伸出苞鞘外,三棱柱形,与花序轴均在棱上疏被短硬毛;苞片刚毛状,长1-1. 5cm,基部扩大,边缘有缘毛;小穗多为两性,少为雄性,单生或2-3个簇生,无小穗梗;雄性小穗长圆体形,长3-4mm,有9-10枚鳞片,7-8朵雄花;两性小穗宽倒卵球形,长5-6mm,基部有1朵雌花,其上有1-2朵雄花;鳞片宽卵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约3mm,近革质,中间绿色,两侧褐色,有深褐色的短纹,先端急尖,有短尖;雄蕊3,花药线形,药隔伸出;子房长圆体形,无毛,花柱长,柱头3。小坚果卵球形,长约3mm,不明显的三棱形,平滑,光亮,白色或灰白色,基部有3个横长圆形的浅槽,先端急尖;下位盘退化,但有黑褐色的腺点组成的环,环生于小坚果基部。花期:花、果期:7-11月。。
产地:七娘山 (邢福武等10925) 、梅沙尖 (李沛琼1570) 。生于山谷林下,海拔400-600m。
分布:广东、香港和海南。印度、斯里兰卡、缅甸、泰国、越南、老挝、柬埔寨、菲律宾、马来西亚、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。